认知语言学的哲学观--认知无意识、体验心智与隐喻思维
    点此下载全文
引用本文:刘正光.认知语言学的哲学观--认知无意识、体验心智与隐喻思维[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摘要点击次数: 1541
全文下载次数: 240
刘正光
刘正光(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082)
中文摘要:1980年,著名认知语言学家莱柯夫和约翰逊(Lakoff&JohnsonL&J)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首次讨论了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并提出了经验主义的观点.1987年,莱柯夫进一步论述了概念的体验基础和思维的隐喻性特征.1999年,L&J再次合作,将其长期以来的理论观点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和抽象,认为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体现在认知的无意识性,心智的体验性和思维的隐喻性.这三个基本特征不但构成研究人类思维和语言的认知研究的基本出发点,而且也构成了区分第一代认知科学和第二代认知科学的基础.他的这
中文关键词:莱柯夫  认知语言学  哲学基础
 
Title: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Philosophical Assumptions
keywords:Lakoff,cognitive linguistics,philosophical assumptions,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